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审计资讯 >

审计报告预警环保资金问题


【导读】2014年地方两会纷纷把环保治理列为关注焦点,不少省份和地区拟投入巨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但《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梳理审计署近三年发布的环保相关领域资金审计公告发现,环保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专家指出,审计报告给未来环保领域的巨资投入提出预警,需警惕相关部门和企业“雁过拔毛”,蚕食相关环保资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省份的环保资金投入计划都比往年要高很多,围绕着雾霾和生态治理,预计2014年各地的资金投入将出现新的高潮。”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北京市4年内将投入7600亿元用于源头控制减排工程、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工程等。上海市市长杨雄日前指出,2014年,上海市环保投入将保持在全市G D P的3%。记者了解到,上海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02.12亿元,如果照此初步估算,上海环保投入将超648亿元。

  “如此庞大的环保治理资金投入,也让我们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真正确保资金投入的有效性。”柴发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坦言,各地环保治理资金可能会包括治理环境问题的资金投入以及一些环保科研、技术研发等相关专项资金,一直以来因为缺乏有效监管,成为极易孳生腐败的“温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总体而言,环保投入增加是件好事,但是地方环保投入很大,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治理效果,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一些急需环保投入的领域资金难到位,“层层上报、到处找门路”让很多需要申请环保资金的企业最终无奈放弃,一些专项经费甚至成为某些政府或者利益集团寻租的工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更新时间2022-03-13 11:22:43【至顶部↑】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QQ同号)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客服电话: